
紧急逃生门
侧开下翻坡道疏散门
侧开下翻坡道疏散门适用于云轨或高架单轨城市运行车辆,由于列车发生紧急状况时,距地面有一定高度,疏散只能从故障列车疏散到救援列车,因此对疏散门结构要求比较特殊,如图所示,疏散门亦采用坡道与门分离式结构,但门向左或向右开启,下翻坡道较短,下放后为平直结构与对面救援车辆疏散门一起行程过桥疏散通道。
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项目有:重庆2号线、中铁悬挂车逃生门项目、中铁兴国逃生门项目。由于要求较高,该结构疏散门相对复杂,打开时需要两侧车辆同时开启疏散门,每个疏散门开启均需3步:解锁----->向左(或右)推开门----->向下推出坡道,坡道推开后与对面坡道行程平直过桥疏散通道;整个打开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S(单向),承载能力6人/平米;两侧设计有防护扶手,使用完毕后,需2人回收到位。
该类型疏散门适用于特殊化定制的城市运行车辆,可根据不同类型车辆量身定制。
侧开下翻坡道疏散门参数
序号 | 规格名称 | 参数指标 |
1 | 疏散门门框宽度 | ≤700mm |
2 | 通过高度 | ≥1805mm |
3 | 通过宽度 | ≥610mm |
4 | 坡道展开后通过宽度 | ≥530mm |
5 | 疏散门打开、关闭噪音 | ≤80db |
6 | 紧急疏散系统打开时间 | ≤1分钟 |
7 | 紧急疏散系统回收时间 | ≤3分钟 |
门坡一体式疏散门
门坡一体式疏散门主要适用于自动驾驶地铁列车,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项目有:上海11号线、苏州S1线、深圳12号线、苏州6号线 。
如图示意,门坡一体式结构采用门坡一体式结合结构,结构紧凑,安装快速方便,打开时仅需2步操作:解锁------>向下推开门,门推开后,会自动形成平坦疏散通道,由于自动驾驶列车司机室为开放式,因此该结构疏散门可以由普通乘客打开;整个打开过程一般不会超过30S,承载能力9人/平米;两侧设计有扶手防护带,使用完毕后,仅需1人在车内即可通过手柄回收到位。
门坡一体式疏散门结构相对复杂,但其疏散通道宽(600以上),承载能力强,回收操作方便。
门坡一体式疏散门参数
序号 | 规格名称 | 参数指标 |
1 | 疏散门门框宽度 | 700~720mm |
2 | 通过高度 | ≥1800mm |
3 | 通过宽度 | ≥600 |
4 | 坡道展开后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 | ≤22° |
5 | 回收后总厚度尺寸 | ≤480mm |
6 | 回收后坡道总高度尺寸 | ≤1100mm |
7 | 疏散坡道展开后,空载距轨高度 | ≤100mm |
8 | 紧急疏散系统打开时间 | ≤1分钟 |
9 | 紧急疏散系统回收时间 | ≤5分钟 |
上开门下翻坡道疏散门
上开门下翻坡道疏散门是常规地铁列车的常用结构,使用该方案的已完成项目包括:上海2号线、上海10号线、重庆1、6号线、南京3号线、西安9号线、沈阳4号线等。如图示意,门与坡道采用分离式结构,打开时需要先开门后推坡道,完整操作需要3步:解锁----->向上推开门----->向下推出坡道,坡道推出后,自动与地面形成平坦舒缓通道,整个个过程不会超过1分钟,承载能力6人/平米;两侧设计有扶手防护带,使用完毕后,需2人手动折叠坡道归位(如图)后,再关闭上开门。
上开门下翻坡道结构简单可靠,维护成本低,成本价格更具优势,但操作相对繁琐。
上开门下翻坡道疏散门参数
序号 | 规格名称 | 参数指标 |
1 | 疏散门门框宽度 | 700~820mm |
2 | 通过高度 | ≥1800mm |
3 | 通过宽度 | 洞口宽度-250mm |
4 | 坡道展开后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 | ≤22° |
5 | 疏散坡道回收后总厚度尺寸 | ≤470mm |
6 | 疏散坡道回收后总高度尺寸 | ≤900mm |
7 | 疏散坡道展开后,空载距轨高度 | ≤150mm |
8 | 紧急疏散系统打开时间 | ≤1分钟 |
9 | 紧急疏散系统回收时间 | ≤3分钟 |

- 轨交产品类: 0519-68867981
- 建筑产品类: 0519-68855222
